一季度进出口增长超10%,疫情阴影下中国外贸为何迎来“开门红”?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本土疫情阴影下,中国一季度外贸数据仍然迎来了“开门红”。长超
4月11日,疫情阴影国新办举行2022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下中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国外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实现了“开局稳”。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3.4%;进口4.19万亿元,增长7.5%。
不过从单月数据来看,3月份进出口增速整体有所回,进口数据同比下降了1.4%。对此,李魁文表示,国际国内环境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我国外贸所处的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叠加去年高基数等因素,从月度情况来看,进出口增速整体有所回落。但从季度数据来看,我国外贸进出口自2020年第三季度起已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了同比正增长,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外贸韧性强、潜力大的特点,实现外贸稳定增长仍具有坚实的基础。
中泰证券首席分析师杨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前影响内需的核心因素仍是疫情反复。随着疫情的变化以及针对性管控手段的日益完善,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望进一步受到控制。
外需韧性强,“中国制造”仍有优势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5.95万亿元,增长13.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3.2%,比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28万亿元,增长17.9%;进口2.67万亿元,增长9.3%。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99万亿元,增长4.2%。
我国主要大类产品出口均保持较好态势。一季度,我国出口机电产品3.05万亿元,增长9.8%,占出口总值的58.4%,其中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汽车出口分别增长100.8%、53.7%和83.4%。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9000.5亿元,增长10.9%,其中箱包、鞋、玩具出口分别增长24%、20.4%、16.9%。
单月数据来看,3月出口总量同比增长12.9%,虽然较1-2月13.6%的增速小幅回落0.7%,但仍处于10%以上的高位。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认为,伴随境外产业链逐步修复,我国出口商品的替代效应相应减弱,加之上年出口基数偏高,今年出口增速本身就存在下行趋势。但是当前美、欧等我国主要出口目的地正在经历高通胀,我国主要出口商品价格随之上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3月出口额增速形成支撑。
李魁文指出,拉动外贸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四个:首先,我国经济韧性强,为外贸增长提供坚实的支撑;其次,世界经济整体仍呈复苏态势,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需求增长。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保持较快增长,合计拉动出口增长7.9%;再次,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发力,外贸市场主体保持发展韧性。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43.2万家,同比增加5.7%,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4.1%,较外贸整体增速高3.4个百分点,拉动外贸增长6.6个百分点;最后,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进口值。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国际能源和粮食价格呈现上涨态势。一季度,反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路透CRB指数累计涨幅近30%。受价格上涨推动,一季度我国原油、天然气、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值同比均呈两位数增长。
“整体上看,一季度我国出口仍然保持两位数高增势头,显示在全球疫情进入第三个年份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优势依然明显。”王青预测,除4月外,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出口增速下行势头将较为温和,全年仍有望实现5.0%左右的正增长。
疫情影响下内需偏弱,4月或仍进口偏低
不过,3月进口总量同比下降1.7%,较2022年前两个月增速12.9%出现了明显回落,内需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压力。
杨畅认为,这一数字的下降或与近期国内疫情反复有关。疫情反复导致管控力度升级,进而影响人流、物流,最终导致消费以及投资等需求出现回落压力。短期来看,内需乏力对于进口的影响仍将持续,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与进口增速呈现比较明显的同步特征,4月前12天均值较上年同期增长2.2%,增速较上月进一步回落,或表明4月进口增速的下行压力仍然存在。
王青也认为,疫情防控导致的进口报关延迟等短期因素可能是3月进口增速超预期下滑的主要原因。这也意味着,4月进口数据可能继续偏低。但本轮疫情平息后,进口增速将很快回正,有望出现一轮反弹过程。
发布会上,李魁文也回应了疫情对进出口影响的问题。他指出,海关总署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全力统筹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工作,保障通关顺畅,以海关的实际行动坚定不移地将进出口保稳提质的要求落到实处。
以近期舆论较为关注的上海为例,4月2日,上海海关出台了抗疫情保民生助企业促发展10项措施,包括启动人力资源应急保障机制,全力保障上海口岸安全畅通;整合优化多个关企沟通渠道,第一时间响应解决问题;准许企业延期办理部分海关手续;推行海关业务全程网办;对进口粮食、肉类、水产品、乳品、果蔬、油脂等民生物资实施优先审批,保障国内市场供应;确保防疫物资快速通关,加快推进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等。
此外,从3月9日开始,上海海关在浦东机场、外港、洋山等重点隶属海关率先实行了“AB班”工作制,在全力做好内部安全防护基础上,与其他口岸单位协同作战,力保上海口岸安全畅通。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时事观察)
- 前7月我国对于其余金砖国家收支心删减19.1%
- 连续增长12个月!5月进出口表现亮眼,专家提醒警惕出口逐季下滑
- PMI飘红背后:小型企业不敢接单,警惕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 “保供稳价”政策初步见效,6月CPI、PPI双降
- 多国再紧张供英国送借文物
- 环境监管“牙齿锋利”:“十三五”期间环境罚款增长3.1倍,今年将开展四项专项执法活动
- 由盈转亏!董监高称年报不保真 皖通科技陷入财务造假疑云
- CPI、PPI剪刀差背后:原材料涨价未蔓延至消费端,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
- 卡斯特罗:“我带着洪皆推斯人仄易远的期待而去”
- 千亿级"巨无霸"新央企横空出世!中国西电与国家电网部分子公司重组透露了什么信号?
- 四大养猪企业难过“半年关”:中报预告净利润均下滑,“猪周期”拐点何时到来?
- 如何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专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绿色化和智能化
- 俄展现好国愈去愈成为乌模式田地直接当事圆 乌圆讲乌俄正在军政规模出有对于话 ...
- 本土原创潮玩IP不断崛起 TOP TOY助力构建中国潮玩产业链一体化平台
- 好军转运又一批正在讲利亚匪采煤油
- 养老金迎来“17连涨”! 2021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4.5%,1.2亿人将获益
- 大宗产品提价冲击波:多种类应战最高价,压力向中下游传导
- 天津二次告别“高考移民”
- 僧泊我中国战争统一增长会竖坐
- 8月外贸“满血复活”!圣诞季掘金时刻,有出口企业24小时不停生产
- 哈马斯正告以色排队伍勿正在减沙天带规画地面战 views+
- 伊萨克·赫我佐克入选以色列新一任总统 views+
- 黑中少:欧盟试图周齐抹杀黑俄罗斯 views+
- 俄罗斯招供战好国讲“换囚” views+
- 第五届“一带一起”国内青年论坛妨碍 views+
- 北启仄洋岛国汤减周围海域24日产去世6.4级天动 views+
- 炮击黎巴老 以色列用意北北复线做战? views+
- 欧盟委员会提出家养智能法律框架 views+
- 匈牙利妨碍“中国遨游横蛮周”行动 views+
- 中国代表:伊朗的公平体贴机应患上到安妥处置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