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环保行动 >>正文
统计局:大宗商品上涨抑制制造业投资,经济向好但风险仍需警惕
环保行动7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5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从4月份的情况来看,受上年同期基数逐步抬高的影响,多数生产和需求指标比3月当月增速有所回落。但从两年平均增速和环比增速来看 ...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今年4月,向好险仍需宏观数据一改一季度猛涨的但风趋势,一些指标的统计投资惕上涨幅有所收敛。但中国经济复苏的局大经济步伐放缓了吗?答案可能出人意料。
5月17日,宗商涨抑制制造业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从4月份的情况来看,受上年同期基数逐步抬高的影响,多数生产和需求指标比3月当月增速有所回落。但从两年平均增速和环比增速来看,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从数据来看,4月生产稳中有升,需求继续扩大;就业总体稳定,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市场主体活力增强,这都是中国经济最坚实的底色。
不过,也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比如,当前国际形势还比较复杂,全球疫情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前景还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恢复仍处在恢复进程之中,恢复当中不平衡的现象仍旧存在;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比较快,加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等。
在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看来,大宗商品上涨的影响不容小觑,其直接影响了制造业盈利水平和投资信心,需要谨慎对待。
“下阶段,还是要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促进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付凌晖表示。
中国经济仍稳中向好
去年4月,全国已大范围复产复工拉开了复苏的大幕。时间走过一整年,今年的情况如何?
从生产看,今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两年平均是6.8%,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同比增长6.2%,虽比上月有所回落,但整体上还是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从需求看,出口保持较快增长,4月份出口两年平均同比增长14.7%,比上月加快。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同比增长4.3%,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同比增长3.9%,比1-3月份加快1个百分点。
“就消费而言,随着就业改善、居民收入增加、整体消费环境改善,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还会持续提升;就投资而言,目前企业效益改善比较明显,一季度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了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市场需求订单、企业预期等情况较好,有利于企业投资增加。以上这些都有利于经济稳定恢复。”付凌晖表示。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4月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两年平均同比分别增长11.2%和11.6%,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绿色低碳智能型新产品也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两年平均增速都保持两位数增长。
从市场主体来看,企业效益在持续较快增长,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4倍,两年平均增长22.6%,保持较快增长。从企业预期来看,制造业PMI和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连续14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这些说明企业活力也在持续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一系列政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去年出台的一系列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有利于降低企业负担,今年一些结构性减税政策也会给企业生产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加上近期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力度比上年进一步加大,这也有利于企业增加创新投入。
“从前4个月经济运行情况来看,经济恢复仍在持续当中。从下半年情况看,经济持续恢复还有较好的支撑。全球经济在持续恢复,有利于外需的增长;从国内来看,内需恢复也在稳步推进;从企业来看,一系列支持企业的政策还会继续发挥作用。基于这三方面因素,经济保持稳定恢复前景是可期的。”付凌晖表示。
防范新情况、新问题
在中国经济飞快复苏的背后,一些风险也隐有冒头的趋势。
从国际来看,疫情仍是需要警惕的问题;而从国内来看,短期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部分上游行业原材料价格的推动,可能会对下游的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压力。
“制造业投资难以恢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压制了企业对未来盈利的预期。关键问题在于,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宗商品上涨仍未见顶,前期支撑其涨价的逻辑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制造业投资可能仍会承受压力。”李奇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了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原因主要在于全球经济整体上在复苏。随着国际疫苗接种的扩大,还有一些发达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扩大需求,整体经济的恢复前景在改善。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全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上调到了6%。同时,WTO对全年贸易的预测也上调到8%,需求的改善对于大宗商品的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
同时,国际生产供给、特别是原材料生产供给和全球运力仍旧紧张。受疫情影响,世界上主要的原材料生产国特别是南美的一些国家,原材料产出是下降的。同时,国际航运也受到限制性措施影响,导致全球国际航运运力紧张,这都加剧了价格上涨。
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全球的流动性总体充裕。主要发达国家目前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导致全球通胀预期是在上升的,也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供了条件。
不过,付凌晖认为,上年同期基数较低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去年受疫情冲击,4月份PPI同比下降3.1%,处于较低水平。
“总的看由于去年的基数在逐步回升,下一阶段,基数的影响对于PPI涨幅扩大的抬升作用会降低。”付凌晖说。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PPI对CPI传导作用并不明显。付凌晖指出,这是因为中国的工业行业门类比较齐全,产业链条比较长,下游的市场竞争非常充分,市场供给能力比较充足,上游向下游的传导是逐步递减的。
从整个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来看,目前也不支持价格大幅上涨。中国经济整体处于恢复进程中,很多需求方面的指标,比如投资、消费指标的增速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从供给端来看,生产供给恢复较好,供求关系也不支持价格大幅上涨。
此外,付凌晖还表示,去年面对疫情的冲击,出台了一些应急性的措施,从今年来看,这些财政货币政策应急措施是在逐步退出、逐步转向。“从财政货币政策条件来看,也不支持价格大幅上涨,我们没有采取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也没有实施大规模的‘大水漫灌’货币政策,这样来看,全年价格保持稳定还是有基础有条件的。”付凌晖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Tags:
相关文章
北溪做作气管讲公司宣告掀晓将临时启闭两条做作气管讲支线
环保行动新华网莫斯科7月3日电记者刘恺)北溪做作气管讲公司日前宣告布告讲,7月11日至21日将临时启闭公司子细经营的“北溪-1”两条做作气管讲支线,妨碍老例呵护。阐收人士讲,此举将减轻远期欧洲市场做作气美满。 ...
【环保行动】
阅读更多2023年京津冀家庭服务业人力资源交流会暨“中山好嫂子”高质量就业人才推介会在定州市举行
环保行动本报讯记者赵姗姗)6月16日,2023年京津冀家庭服务业人力资源交流会暨“中山好嫂子”高质量就业人才推介会在我市举行。副市长蔡红宇及河北省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出席。此次活动由 ...
【环保行动】
阅读更多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建造完工
环保行动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海油12日发布消息,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广东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建造完工,即将进行海上安装。其刷新了结构高度、重量、作业水深 ...
【环保行动】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旺季不旺!养猪企业整体销量价升量减,未来猪价还会再涨吗?
- 十八连丰!全国粮产连续7年超1.3万亿斤,玉米增产占全国总量近九成
- 2021年央企成绩单公布:全年营收36.3万亿创历史最佳,国企改革70%目标顺利完成
- 增长8%?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在即,专家预测GDP总值或达110万亿
- 农产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全国县域网络零售额超7000亿元
- 哈尔滨“战风雪”:多条高速封闭,列车晚点,菜价基本平稳
- 15省公布2021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明年有望实现“18连涨”
- “钢铁每吨生产成本涨了130元!”10月PPI创年内新高,何时会下降?
- 六部门发文促RCEP高质量实施!连续5年缩短负面清单,开放步伐再扩大
- 明年1月1日北京医保定点扩增,养老相关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等将纳入
- “算法严监管”时代来临:四部委新规剑指平台“大数据杀熟、二选一”
- 谁是过去5年最有影响力城市?京沪居首,香港持续衰退,昆明大连掉出前20
- 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发布!17省入围,粤苏渝占近半壁
- 2021城市竞争力榜单来了:“东降中升”,合肥、南昌领跑中部城市群
-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11.8%:两年同比增速有所回落,多部委密集发声支持中小企业
- 区域协调发展迎来变局:聚焦特殊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 家禽行业疲软,饲料价格上涨,前三季度圣农发展净利下降79.6%
- 帮助农民富起来!全国人大代表王填:加强“村企”合作,盘活农村闲置集体资源
- 两大千亿龙头合作了!”猪王”“肉王”抱团取暖,牧原股份市值重回3000亿
- 对拒收现金说“不”! 全国人大代表郭新明建议这样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和金融稳定
- 地处强市如云的苏南板块,镇江如何跑出“产业强市”路?
- 人人争当“卖碳翁”!上海将建区域性个人碳账户,碳普惠减排量对接碳市场
- 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发布!苏浙鲁三省包揽60席
- 过度索权?隐私政策晦涩难懂?工信部出手治理APP侵权乱象
- 国资委明确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去年11个月卖了250万辆,今年销量将突破300万
- 工业增长搅动三季度地方GDP排名:江苏逼近广东,湖北增速稳居第一
- 现货连降7轮、期货小幅反弹,焦炭价格未来走势如何?
-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布局,2022年经济“稳字当头”
- 关税调整了!954项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降税“朋友圈”再扩大
- 订单多起来了!2月PMI超预期,连续4个月站上“荣枯线”
- 固废行业进入黄金时代!三聚环保领衔,环保板块强势跑赢大盘「环保周评榜」
- 工业“碳达峰”目标来了!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加
- 环保板块整体走势疲软,“龙头股”平均跌幅超2%,正和生态先涨停后跌停 「环保周评榜」
- 前三季度营收大增233.72%,但净利润逐季下滑,北清环能称未来碳减排指标增量可观
- 生猪养殖跌破盈亏平衡线,猪肉股却接连上涨,年后会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吗?
- 时隔40年土壤修复再迎利好,9只个股涨停,京蓝科技开年涨幅逾60%「环保周评榜」
- "猪茅"牧原股份去年净利预降超70%,股价却不降反升,进场的17万股民抄到底了吗?
- 国内消费成绩单来了!疫情下11月份消费增速回落,网上零售额大增逾15%
- 钢铁行业如何在“三重阻碍”下实现低碳转型?民进中央建议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 从“零的突破”到领跑奖牌榜,冬残奥上的中国速度
- 环保龙头走势疲软:浙富控股受累“妖镍”跌幅逾8%,*ST美尚创历史新低「环保周评榜」
- 商票爆雷事件后又遭评级下调,市值蒸发百亿牧原股份回应“能充分应对”
-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发布,哪些地区最具投资潜力?
- 环保企业业绩整体转好,启迪环境被疑财务造假评级再下调「环保周评榜」
- 老年医疗护理试点来了:北京等15地试水,部分医院将转型护理院
- 最全!全国400样本县(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发布!看看你的家乡排第几?
- 反垄断加码!国家反垄断局新设三个司,打破超级平台垄断势在必行
- 连续3个月提及融资担保,国资委对央企划定红线:总担保规模不超集团总资产的40%
- 全国百强县排名:前10强长三角占9席,昆山连续7年位列第一
- 首个碳排放履约周期临近:全国碳市场成交量超1.2亿吨,成交额破50亿
- 央企实现首月“开门红”:主要经济指标均两位数增长,2022年国企改革有哪些看点?
- 开年CPI跌破“1”!猪肉价格同比跌4成!
- 最新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出炉!河南省七地上榜
- 医保支付大变化来了!32座城市启动DRG/DIP支付方式,倒逼医院提质控费增效
- 拥抱“元宇宙”,潮玩还可以这么玩!
- 环评“放管服”改革成效卓著:涉及总投资近14万亿,“两高”相关投资额同比下降三成
- “十四五”节能减排划定目标:单位能耗5年下降13.5%,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
- 2022第一宗央企重组落定:中国电建和电建集团资产置换,逾270亿地产板块被剥离
- 我国县域经济哪家强?“千亿俱乐部”增至38个,昆山江阴突破4000亿
- 柴油供应偏紧得到缓解!中石化11月加大供应,预计供应量较前8月增长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