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深耕立法试验田 打造“制度高地”
《厦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的制度高地出台,明确了高新区的厦门定位,支持高新区在体制创新上先行先试,深耕试验从立法上保障园区真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立法“栖身地”“孵化器”。图为同翔高新城片区。田打(记者 张奇辉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张珺)厦门不仅是制度高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更是厦门法治建设的排头兵,全国人大授予特区立法权30年来,深耕试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深耕立法试验田,立法大胆探索、田打先行先试,制度高地强化经济特区的厦门建设发展法治供给,释放法治红利,深耕试验在厦门制定现行有效的立法135部法规和法规性决定中,全国首创18部。田打 立法保障台胞投资,吸引台商来厦兴业;制定地方金融管理条例,填补地方金融监管的立法空白;制定多规合一管理若干规定,破解行政审批改革中的制度性障碍;出台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以“小切口”立法解决治理“大问题”;立法强化国土空间信息管理,实现城市治理效能的升级换代……厦门的这些立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先行与创新,这些法规和规定,有的是全国首创,有的填补了地方立法空白,为国家和其他地方提供了可复制的“厦门经验”“厦门蓝本”。 先行先试 从实践中探索“厦门经验” 1994年出台的《厦门象屿保税区条例》是厦门获得特区立法权后制定的首批法规之一。保税区怎么办,怎么管,当时国内几乎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厦门有效借鉴域外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做法,使得保税区真正成为厦门港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的实验区。这在当时是很大的突破!”市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市人大法制委原主任委员蔡峰影说,在当时特区立法更多的是对上位法还没有制定的方面先行立法,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始终贯穿厦门特区立法的全过程。 怎么办好台商投资区,吸引台商到厦门安心创业?《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条例》重点围绕管理机构的服务职责、台湾投资者的基本权益以及在投资区内的优惠政策等进行制度创新,为加快台商投资区建设,推动两岸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提供有力制度支撑。 《厦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的出台,明确了高新区的定位,支持高新区在体制创新上先行先试,采取更加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降低高科技项目入园的门槛,减少投资风险,从立法上保障园区真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栖身地”“孵化器”。2023年,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取消了高新区“企业或者项目入园核准”,进一步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 锚定改革发展方向,及时将国家赋予特区的特殊优惠政策予以固化,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不断通过制度的创设与变通,推动立法与改革有序衔接,以特区立法为特区建设划定改革边界、确定改革路径、规范改革措施。 厦门在全国率先出台企业登记管理、商事登记法规,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进行的重要尝试和突破,很多制度创新领先全国,成为全国样本,是厦门立法引领改革,创新社会监管方式,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 《厦门经济特区地方金融条例》推动地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填补地方金融监管立法空白,为规范和服务地方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突出特色 着力解决特区发展的实际问题 3月16日,第二十四届厦门国际石材展正式启幕,国内外石材业上下游产业链、设计行业、跨界平台等齐聚鹭岛探讨新业态下的石材业未来趋势。如今,大约每2.5天就有一场专业会展在厦门举行,会展业已经成为厦门经济特区产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厦门会展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立法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化的统筹推进——结合厦门在会展业发展上的独特资源禀赋,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会展业促进条例,以打造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的会展业为目标,培育会展品牌,完善资金保障,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会展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1年3月1日,《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实施,标志着厦门会展业在依法治市环境下进入更加规范、更加有序的新时代。到2023年,厦门市共举办展览152场,面积约226万平方米,会议4383场,参会人数约81万人,实现经济效益约287亿元。 体现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灵魂和生命,针对会展业的立法只是厦门经济特区结合本地特色立法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球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厦门先后制定旅游管理条例、旅游条例,立足于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通过全域资源整合,扩展旅游发展空间,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规范旅游监管,突出对民宿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的扶持和规范,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在市司法局副局长李明哲看来,特区立法在选题和内容设计上,要立足于厦门本地资源条件、经济发展、人文环境等社情因素,突出实践性和创制性,避免千篇一律,立出来的法才能反映客观规律、符合实际需要。特区立法30年也是解决厦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具体问题的过程,“更多地从本市重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症结或侧面切入,有什么需要就立什么法,哪些方面需要规定就规定哪些方面,有效提升立法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健全机制 在立法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立法有温度,制度总关情。良法善治最终惠及民生,而立法保障民生更需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1年初,为深入一线了解群众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的立法诉求,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作用,就《厦门经济特区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在湖里区江头街道金尚社区召开专题会议,面对面听取社区群众代表意见,并在全社区发放立法问卷调查,共集纳了2000余条来自基层一线的意见建议,历经四次审议,出台的《厦门经济特区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法规中有许多关于维护老年人权益的“硬核”规定,为老年人维权增添了制度“底气”。 “基层立法联系点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搭建起‘民意直通车’‘群众连心桥’。”市人大代表、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金尚社区党委书记姚天妹说,立法的大门开在社区群众家门口,有利于最大限度凝聚起社会共识,汇集立法智慧。 3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在立法选题和制度设计方面,坚持贴近民意,反映民情,譬如电梯安全、最低生活保障、气象灾害防御、斑马线交通安全、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等,都是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立法呼声较高的事项。立法过程中,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拓宽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坚持通过报纸、网络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立法项目建议、征求法规草案修改意见,开展专题问卷调查;通过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社区、企业一线面对面举办圆桌会、听证会,广泛听取各行各业代表、专家专业意见建议,通过各种方式最广泛收集意见建议,让群众立法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民主立法的大门越开越大。 声音 ●蔡峰影(市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市人大法制委原主任委员):特区立法是先行先试的过程,本质上要求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坚持创新性思维,对立法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进行精准研判,围绕务实管用破题。30年来,厦门尊重和体现规律,适度超前立法,力求通过制度设计的前瞻和创新,引领和推动工作开展。 ●李明哲(市司法局副局长):30年来,厦门始终把立法工作放在彰显地方特色的区位优势中发力,以问题为导向,立足本市的资源条件、经济发展、人文环境等实际,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法治建设的呼声期盼,紧扣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的法规需求,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姚天妹(市人大代表、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金尚社区党委书记):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诉求作为重点,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让人民充分享受到立法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有机结合,把立法的大门开在市民的家门口,使基层意见建议直达立法机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微疑群里炸金花有出有纪律—本去真的有挂
- 国家去世少鼎新委布置各天睁开推网式查问制访依法查处煤冰价钱逾越公平区间的动做
- 金泰源矿以党群建设凝聚去世少开力
- 受心岸煤价下止影响,产天煤价松动,总体煤矿匹里劈头提价
- 中国专家正在人权理事会吸吁闭注以雇佣军为足腕减害人权的问题下场 ...
- 榆林市收改委:估量下月煤价将趋于牢靠运行,略有小幅上涨
- 化工用煤需供借撑患上住吗?
- 冀中能源邯矿总体云驾岭矿纪委“三讲防天”筑牢浑廉堤坝
- 社交部讲话人:中圆相闭职员已经于日前齐数牢靠并吞减沙
- 用电背荷坐异下,接上来煤价会走下吗?
- 水电斲丧形态及其对于内天天域煤冰市场的影响
- 激情修正太快,煤刚涨,焦冰两轮提降函去了!
- 中国越去世少,天下越牢靠
- 5月份山西煤冰价钱走势分解
- 迎峰度夏 动煤预期仍需谨严
- 重面电厂自动耗益下库存 下旬或者迎去夏日尾轮补库
- 《携手构建汇散空间运气配开体》黑皮书宣告
- 延绝下温,电煤价钱上涨,事真若何啦?
- 陕西煤业:估量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删减192%到200%
- 上海:反对于煤冰净净下效操做专项再贷款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增至230亿元,一碗鱼胶如何撬动海洋经济产业链?
- 三季度铁路客运累计11.5亿人次,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新高|快讯
- 9月CPI同比持平,食品价格下降3.2%|快讯
- 城市比乡村消耗了更多能源吗?研究显示过去20年中国城乡能源平等性明显提升
- 年内30家央国企上市公司“一把手”离职,如何进一步健全公司治理?
- 特稿|暴雨中的京津冀: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 应届生西部就业比例上升,为何成都、西安、重庆最受青睐?
- 实探!北京又一老字号宣布停业翻新,近百岁西单商场告别“流金岁月”
- 国家统计局:8月起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将暂停发布|快讯
- 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铁路“超级黄金周”发送旅客1.95亿人次|快讯
-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民间投资下降0.6%|快讯
- 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再提速,23家企业单位集中签约
- 4.9%!前三季度GDP高出预期|快讯
- 中船科技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船舶制造央企半年报普遍遇喜
- 中国品牌出海潮涌!MINISO2023财年海外业务增速超国内:“门店数量远未到天花板”
- 预计1.9亿人次行至路上!铁路十一黄金周运输今日启动|快讯
- 28个月来首次负增长!7月CPI同比下降0.3%,8月有望回正
-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高于前三季度平均增速|快讯
- 前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均有所下降|快讯
- 海关总署: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前7月自日本进口贸易值下降10.8%|快讯
- 中纪委通报:上半年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6万余个|快讯
- 仇保兴:京津冀都市圈应建立空间协调落实机制,不能光画图不落实|快讯
- 生态环境部通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CCER市场启动再进一步|快讯
- “跳水大爷”隐退后“盘头大姨”接棒,天津掀起国庆“特种兵”旅游热
- 中纪委发布上半年国资央企反腐“成绩单”:214人主动投案,3名中管干部被查!|快讯
- 圣诞订单比不过万圣节?义乌“一带一路”的采购商多了
- 小麦价格迈过1.5元/斤后冲高回落,旺季来临能否带动再次上涨?
- 促消费手段频出,最长“十一”消费待激活,能否大幅增长?
- 9月进出口环比两个月增长,规模创年内新高,四季度出口金额或有所回升
- 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再破题:北京等43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业大院改造将有新方向
- 环比、同比降幅均收窄!7月PPI同比下降4.4%|快讯
- 最新!商务部发文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延期|快讯
- 下行压力加大!7月进出口同比下降8.3%|快讯
- 国资委重磅发声: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位置,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 创6个月新高!9月PMI重回扩张区间,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
- 牧原股份大幅减亏背后:二季度亏损扩大,负债再次攀升
- 中印尼合建雅万铁路今日开通,东南亚迈入高铁时代|快讯
- 重庆宣布减免房产税:“三无人员”首套可免征,上海会跟进吗?
- PPI环比上涨0.4%!同比跌幅收窄至
- 一线城市全面落地“认房不认贷”,已经实行近一年的天津、杭州楼市如何了?
- 解码霍启刚新身份:外部董事中唯一非国资系统人士,中粮集团多元化国际化加速
- 高科技企业齐聚服贸会,智能制造助力国家从“世界工厂”迈向“智造强国”|聚焦2023服贸会
- 国际需求疲弱难掩中国出口亮点,前7月外贸逆势突围
- 消费复苏吃喝先行!前7月餐饮收入大增20.5%|快讯
- 铁路投资“跑起来”:前7月完成3713亿元,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在即
- 卖猪亏卖鸡也亏!温氏股份营收增长三成仍挣不到钱
- 车票秒光,堪比春运!直击“十一”黄金周首日抢票难
- 中航电测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9.28%,收购成飞后能否带动业绩回升?
- 亚残运村正式开村,中国体育代表团入住,运动员:“感觉回家了”|聚焦杭州亚残运会
- 前8个月进出口微降0.1%,贸易顺差扩大7.3%|快讯
- 8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专家预测9月有望继续上行
- 9月CPI零增长背后:肉类价格仍是重要因素,年底或回升至1%左右
- 政策暖风频吹,9月央企并购重组步入活跃期,这个产业将是风口!
- 降幅收窄!前8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1.7%|快讯
- “十一”已累计发售车票1.72亿张,各地铁路部门安排增加假期运力|快讯
- 经济回暖迹象渐显,高新技术民间投资或是下一步发力重点
- 如何跨越保险新周期?众险企走出“数字化+医养”双路径
- 一房难求!景区收入增长850%,“淄博烧烤”带火山东旅游|双节消费调研行
- 提速!11日起贵广高铁运行时速提升至300公里|快讯
- 猪价触底反弹,一周大涨10%创下年内新高,这轮上涨行情能否持续?
- 记者亲历贵南高铁全线贯通首列:西南新交通大动脉来了!贵阳至南宁不足3小时带动出行热
- 如何打造行业新竞争力?多行业布局可持续供应链|聚焦2023服贸会
- 创5个月新高!8月PMI产需双旺,新出口订单结束“五连降”
- 暑期迎来返程客流高峰,铁路暑运累计发送旅客突破6亿人次|快讯
- 商务部:全年服务进出口规模将保持增长,下一步继续研究服务贸易开放政策|快讯
- 福州到厦门最快55分钟!我国首条跨海高铁开通运营|快讯
-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采取“柔性履约”,缺口大的企业可预支2023年度部分配额|快讯
- 生态环境部答《华夏时报》记者问:今年已有两起环评造假案宣判,12人获刑,对环评造假“露头就打”|快讯
- 越卖越亏,三大上市猪企负债攀升至2700亿元,生猪市场的出路在哪里?
- 7月工业数据增速放缓,企业去库存持续到三季度末?
-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民营企业成外贸增长主引擎|快讯
- 新兴产业继续领跑!9月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 超预期!8月消费增长4.6%,餐饮收入增长12.4%|快讯
- 消费增长仍保持较高水平,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8%|快讯
- 7月并购重组事件环比增长41%,下半年军工央企重组或掀新高潮
- “超级黄金周”落幕,铁路运输迎来多个“历史新高”
- 中船科技重大资产重组尘埃落定:注入风电等新能源资产
- 确保“好收成”变成“好收入”!国家粮食局部署秋粮收购,旺季收购量约2亿吨
- 主产区遭洪水侵袭,稻田变成“汪洋”,今年还能吃到“五常大米”吗?
-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半年多项政策加码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