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6月销售“量价齐降”!越卖越赔,上市公司如何走出亏损泥潭?
摘要:根据各大猪企发布的量价齐降6月销售数据显示,生猪销售价格普遍出现了明显下降,生猪售越市公司何多家销售价格已跌破14元/公斤关口,月销且销售额排名前三的赔上牧原股份、温氏集团、走出新希望的亏损生猪出栏量分别为531.4万头、199.04万头和126.22万头,泥潭均出现了环比下降现象。量价齐降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6月猪价再创年内新低,量价齐降,泥潭生猪养殖行业的量价齐降亏损仍在延续。 根据各大猪企发布的6月销售数据显示,生猪销售价格普遍出现了明显下降,多家销售价格已跌破14元/公斤关口,且销售额排名前三的牧原股份、温氏集团、新希望的生猪出栏量分别为531.4万头、199.04万头和126.22万头,均出现了环比下降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从半年数据来看,多数猪企上半年的生猪销售量同比大幅增长,但由于猪价持续徘徊在成本线以下,上半年生猪养殖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或整体承压。 “端午节后消费市场惯性回落,居民采购猪肉积极性不高,市场多空压力凸显,市场供强需弱下,受市场下行压力陡增,猪价偏低运行,屠企开工率陡降,养殖端压栏情绪不高,加之饲料原料方面玉米以及豆粕行情偏强运行,这进一步加剧了生猪育肥亏损的压力。生猪养殖行业持续亏损,养殖企业现金流压力日趋增大,建议养殖企业可以通过适应市场变化、优化管理和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来应对挑战。”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如果从猪肉市场周期来看,7—8月是淡季,9—10月将是旺季,旺季的到来,必然会推动消费市场活跃,带来价格的上涨。“金九银十”会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当然淡季也有企业盈利,旺季也有企业亏损,因此,遵循市场规律,加强经营管理,探索“链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猪企销售“量价齐减”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长期保持在14元/公斤至15元/公斤的低价位区间运行,并在6月底跌破14元/公斤关卡,创下年内新低。 据猪易数据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6月的标准体重生猪价格为14.22元/公斤,环比5月下降了0.17元/公斤,涨幅为1.18%,同比2022年6月下跌了2.63元/公斤,跌幅为15.61%。虽然月内的生猪价格呈现出先震荡后走低,但其中最高价格与最低价格之间差价幅度为0.84元/公斤,较5月明显扩大,调整现象加强。 事实上,从多家上市猪企公布的生猪销售数据中,同样可以看出6月生猪销售价格的低迷,多家猪企的销售均价普遍出现环比、同比双双下降的现象,且已有多家猪企的月销售均价已跌破14元。 为何生猪销售价格在6月下降明显,出现了年内新低? 卓创资讯猪肉分析师李素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月中上旬散养户与规模养殖场出栏节奏减慢,生猪供应量有限;但因炎热天气下终端需求疲软,且端午节对需求的提振力度有限,整体需求亦偏弱,供需博弈,生猪及猪肉价格小幅震荡为主。月下旬,受西南等区域散发猪病的影响,散养户及规模养殖场出于避险考虑而提前出栏,供应短时增加,叠加终端需求依旧偏弱,导致生猪及猪肉价格下跌。 伴随着生猪价格的走低,上市猪企在6月的销售量也明显下降。头部猪企中牧原、温氏、新希望的出栏量超过了百万头,达到了531.40万头、199.04万头和126.22万头,相比上月分别环比下降了7.81%、4.93%和12.53%,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呈现出了明显增长态势。 上市公司业绩承压 事实上,上市猪企的出栏量不仅在6月呈现出同比明显增长趋势,从上半年整体出栏情况来看,除了牧原股份,其余猪企的生猪销售量多数呈现同比大幅增长。 具体而言,牧原股份上半年共销售生猪3026.5万头,同比下降3.26%,而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上半年分别销售1178.57万头、899.4万头、306.33万头,同比增长47.21%、31.33%、47.34%。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猪价持续徘徊在成本线以下,加速出栏意味着上市公司或难以避免陷入“越卖越亏”的泥潭,给公司业绩带来较大压力。 在此情况下,相关上市公司正在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减轻公司运营压力,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如牧原股份不断优化养殖成本,已将完全成本已下降至14.9元/公斤左右,天邦食品此前披露定增预案修订稿,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5亿股,募资不超过27.2亿元,其中20亿元用于数智化猪场升级项目;新希望将旗下六和生物及六和生物子公司持有的川渝地区7个猪场项目公司,以13.17亿元出售给参股公司兴新鑫农牧。 尽管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已“各显神通”,但行业究竟何时能够走向上升通道仍是未知。 李素杰表示,7至8月份是传统的二次育肥入场时机,养殖端看涨后市行情,多会补栏中小体重生猪,但猪价持续低迷,养殖端观望情绪浓厚,补栏积极性或有所降低。近期猪肉价格震荡微跌,下半年生猪出栏量或不减,但需要略好于上半年,或支撑原料成本有反弹契机,下半年猪肉价格或小幅上行。 袁帅认为,从下半年趋势来看,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但猪价走势有望迎来向好态势。在三季度在高校陆续开学的背景下,猪肉消费或由分散转为集中,叠加中秋、国庆双节拉动,终端市场或全面回暖。 与此同时,他建议,企业可以优化生产成本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可以通过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降低养殖成本,缓解价格下跌对盈利的冲击;可以寻求市场多元化,开拓其他肉类产品的销售渠道,降低对生猪价格波动的敏感性;还可以加强与供应链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以确保供应的稳定性和价格的合理性。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我国天气综开不雅审核总体才气接早天下先进水仄
- 海我明相好国制热展 齐智能空调挨算海中—万维家电网
- 四月空调之战小大幕已经开,科龙空调415强势包场—万维家电网
- 科龙推“工薪变频”,“单下”策略创止业新势能—万维家电网
- 8 种比女性伟哥更好的性欲食物
- 成龙署名版空调上线 志下引收“下端定制”风—万维家电网
- 空调业3.15小大战正在即 志下“单享炮”再夺头魁—万维家电网
- 秋擂功势!志下挨响16空调业开秋第一战—万维家电网
- 欧盟要供成员国做作气库存古冬前抵达80%
- 瞄准女性人群科龙尾款瘦弱好容空调卑劣预卖—万维家电网
- 海我12产物获2016iF设念奖 连绝11年登榜—万维家电网
- 海我两获国家科技后退奖:31年“偏偏执式”坚持—万维家电网
- 批西圆“真真” 普京讲俄将背非洲多国收费提供食粮
- 海我解读“齐智能空调”—万维家电网
- 科龙尾款瘦弱好容空调上市—万维家电网
- 瞄准年迈人群,科龙定制空调重磅上市—万维家电网
- 2022上开妄想国家媒体智库论坛妨碍
- 携手十年开做双赢 志下缅甸经销商小大会妨碍—万维家电网
- 海我延绝坐异 “劣家糊心”破解糊心场景之痛—万维家电网
- 李兴浩对于话佛山制制:成为天下劣秀产物标志—万维家电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工业“碳达峰”目标来了!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加
- 供暖季来临,大气污染治理如何攻坚?生态环境部:重点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 “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粮食生产,扩种大豆迫在眉睫
- 前三季度营收大增233.72%,但净利润逐季下滑,北清环能称未来碳减排指标增量可观
- 医保支付大变化来了!32座城市启动DRG/DIP支付方式,倒逼医院提质控费增效
- 从“零的突破”到领跑奖牌榜,冬残奥上的中国速度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茵:品牌影响力报告为城市文旅发展、招商引资提供重要参考
- 过度索权?隐私政策晦涩难懂?工信部出手治理APP侵权乱象
- 环保板块整体走势疲软,“龙头股”平均跌幅超2%,正和生态先涨停后跌停 「环保周评榜」
- 两大保险巨头资管公司先后换帅,超六万亿险资何去何从?
- 全国人大代表郑坚江:发挥浙江自贸试验区先试先行作用,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航运政策创新
- 老年医疗护理试点来了:北京等15地试水,部分医院将转型护理院
- 外贸高增长下的AB面:规模再上新台阶,稳外贸任重道远「问计2022」
- 如何应对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全国人大代表王利平:加大打击,明确法律界定
- 农产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全国县域网络零售额超7000亿元
- 连续3个月提及融资担保,国资委对央企划定红线:总担保规模不超集团总资产的40%
- 生猪养殖跌破盈亏平衡线,猪肉股却接连上涨,年后会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吗?
- 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支持辽宁省建设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 反垄断加码!国家反垄断局新设三个司,打破超级平台垄断势在必行
- 最全!全国400样本县(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发布!看看你的家乡排第几?
- 增长8%?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在即,专家预测GDP总值或达110万亿
- 商票爆雷事件后又遭评级下调,市值蒸发百亿牧原股份回应“能充分应对”
- 国资委明确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去年11个月卖了250万辆,今年销量将突破300万
- 六部门发文促RCEP高质量实施!连续5年缩短负面清单,开放步伐再扩大
- 旺季不旺!养猪企业整体销量价升量减,未来猪价还会再涨吗?
- 盛剑环境前三季度净利大增76%:成本上升毛利下降,费用“压缩”效果显著
- 柴油供应偏紧得到缓解!中石化11月加大供应,预计供应量较前8月增长近50%
- 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已完成,1.5万亿流向哪里?
- 周内环保龙头普遍下行,盈峰环境深耕新能源领域,江南水务领涨水务个股「环保周评榜」
- 淡季不淡! 纺织行业掀起订单热,可持续制造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水皮:【谈股论金】回马枪
- 两大千亿龙头合作了!”猪王”“肉王”抱团取暖,牧原股份市值重回3000亿
- 地处强市如云的苏南板块,镇江如何跑出“产业强市”路?
- “钢铁每吨生产成本涨了130元!”10月PPI创年内新高,何时会下降?
- 哈尔滨“战风雪”:多条高速封闭,列车晚点,菜价基本平稳
- 对拒收现金说“不”! 全国人大代表郭新明建议这样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和金融稳定
- “中段走廊将成为中欧贸易的关键路线”——专访格鲁吉亚驻华大使卡岚第亚
- CPI重回“1时代”:蔬菜价格上涨,叠加去年低基数
- 钢铁行业如何在“三重阻碍”下实现低碳转型?民进中央建议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 2021城市竞争力榜单来了:“东降中升”,合肥、南昌领跑中部城市群
- 区域协调发展迎来变局:聚焦特殊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 谁是过去5年最有影响力城市?京沪居首,香港持续衰退,昆明大连掉出前20
- "猪茅"牧原股份去年净利预降超70%,股价却不降反升,进场的17万股民抄到底了吗?
- 现货连降7轮、期货小幅反弹,焦炭价格未来走势如何?
- 煤炭保卫战怎么打:两天8次重磅表态,严防囤货居奇
- 人人争当“卖碳翁”!上海将建区域性个人碳账户,碳普惠减排量对接碳市场
- 去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大豆产量由增转降,中央一月内三次提及扩种
- “猪茅”牧原股份没钱了?32家公司商票持续逾期,澄清后再申请700亿授信
- 首个碳排放履约周期临近:全国碳市场成交量超1.2亿吨,成交额破50亿
- 环评“放管服”改革成效卓著:涉及总投资近14万亿,“两高”相关投资额同比下降三成
- 15省公布2021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明年有望实现“18连涨”
- 人民币“避风港”特征凸显!汇率创46个月新高,外贸企业利润承压
- 物流央企“巨无霸”来了:整合全国海陆空资源,重塑国内物流格局
- 央企实现首月“开门红”:主要经济指标均两位数增长,2022年国企改革有哪些看点?
- 不搞“一刀切、碳冲锋”,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建议科学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
- 国内消费成绩单来了!疫情下11月份消费增速回落,网上零售额大增逾15%
- 龙口:宜居宜游促振兴,美丽乡村再升级
- 金龙鱼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 中央厨房业务有望成为新亮点
- 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交卷:累计成交额超70亿元,苏州查处首例碳排放配额未按期履约案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个城市
- 政策加码提振环保板块,龙头股伟明环保股价连创新高「环保周评榜」
- 央企搬迁进行中:总部将向新区疏解,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成这两类央企聚集地
- 2022第一宗央企重组落定:中国电建和电建集团资产置换,逾270亿地产板块被剥离
- 年内行业融资超200亿,“十四五”机器人将驶入“高端化车道”
- 消费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黄金周叠加“双十一”刺激,粮油食品上涨超10%
- 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发布!17省入围,粤苏渝占近半壁
-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发布,哪些地区最具投资潜力?
- 明年1月1日北京医保定点扩增,养老相关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等将纳入
- 关税调整了!954项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降税“朋友圈”再扩大
- “猪王”温氏股份去年巨亏超130亿!养鸡挣的钱填不上养猪亏的窟窿
- “算法严监管”时代来临:四部委新规剑指平台“大数据杀熟、二选一”
- 订单多起来了!2月PMI超预期,连续4个月站上“荣枯线”
- 又多“一道红线”!国资委发文严控央企担保,这三种情况严禁
- 工业增长搅动三季度地方GDP排名:江苏逼近广东,湖北增速稳居第一
- 政策保驾护航,2022春节消费迎来“开门红”!
- 全国百强县排名:前10强长三角占9席,昆山连续7年位列第一
- 跨省医保痛点渐消:国常会聚焦简化手续,开放门诊直接结算
- 开年CPI跌破“1”!猪肉价格同比跌4成!
- 环保龙头走势疲软:浙富控股受累“妖镍”跌幅逾8%,*ST美尚创历史新低「环保周评榜」
- 最新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出炉!河南省七地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