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季来临,大气污染治理如何攻坚?生态环境部:重点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摘要:今年攻坚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降低PM2.5浓度为主要目标,两高在继承过去行之有效工作基础上,供暖坚持方向不变、季临坚生境部力度不减;坚持精准治污、大气科学治污、污染依法治污,治理重点对攻坚范围、何攻攻坚措施进一步优化调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王悦 北京报道 “这两天能听到暖气管道里哗啦啦的试水声了,现在是盲目屋里比外面冷,就等着来暖气了。发展”一位北京市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两高 今年以来,供暖天然气、季临坚生境部煤炭价格抬升,供暖成本提高,随着北方多地陆续进入了供暖季,清洁取暖、温暖过冬问题备受关注。 对此,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吴险峰在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能源保供面临新的形势,要确保老百姓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明确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来推动清洁取暖工作继续前进,同时又要保证让老百姓不挨冻,是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同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以保障持续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清洁取暖对空气质量改善贡献比例达三成 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同时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重大的政策措施。 记者注意到,2016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因地制宜,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有效推进了清洁取暖改造。截至2020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完成了2500万户左右的清洁取暖改造,今年还将完成348万户左右。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大概有2800多万户的农村居民告别了长期以来烟熏火燎的时代,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清洁取暖对我们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也起了很积极的作用。根据我们测算,清洁取暖对空气质量改善贡献比例在3成左右,所以说这项工作的推进取得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吴险峰在会上说道。 面对能源保供新形势,吴险峰表示,在持续推进清洁取暖工作过程中,必须保证老百姓不会挨冻。对清洁取暖改造地区,使用洁净煤取暖兜底进行保障,采用“双保险”模式来进行兜底保障,确保温暖过冬;对一些山区和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烧清洁煤、秸秆以及其他的生物质燃料来取暖。与此同时,将采取措施保障居民“煤改气”天然气价格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里面专门安排了清洁取暖运行补贴,已经全部发放到了地方;明年的运行补贴也即将发放。同时,要求地方制定差异化补贴政策,重点向农村低收入群体、特困人员倾斜。 据了解,10月16号开始已有监督帮扶组下到一线,重点对今年清洁取暖改造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地方,及时解决,保证群众温暖过冬。 秋冬季仍是防控的重点时段 2017年以来,通过实施秋冬季大气攻坚行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比2016年同期分别下降37.5%、35.1%,重污染天数分别下降70%、65%,长三角已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但据吴险峰介绍,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稳固,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区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仍然高发、频发。也就是说,秋冬季节仍然需要重点防控。 为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有关要求,持续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境部于10月29日印发了《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 据了解,今年攻坚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降低PM2.5浓度为主要目标,在继承过去行之有效工作基础上,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对攻坚范围、攻坚措施进一步优化调整;坚持标本兼治,推动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等治本之策的同时,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坚持巩固成果、稳中求进,科学合理设置相关城市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和重污染天数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考核问责,切实压实工作责任;坚持统筹兼顾,在大气治理攻坚的同时统筹社会经济平稳运行和民生保障,突出做好煤、电等能源保供和保障温暖过冬相关工作。 具体措施将有10项重点任务措施,包括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落实钢铁行业去产量相关要求,积极稳妥实施散煤治理,深入开展锅炉和炉窑综合整治,扎实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加快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强化秸秆禁烧管控,加强扬尘综合管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为确保攻坚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完善监测监控体系、加强监督帮扶、强化考核督察等保障措施。 “具体来讲,今年在范围上更聚焦,今年聚焦的59个城市,跟原来80个城市相比有进有出,是根据大气污染新的特点、城市秋冬季污染特征和区域传输规律进行科学论证基础上作出的调整;在措施上更精准,旗帜鲜明的提出反对一刀切。今年给59个城市都下了两个秋冬季空气质量控制目标,一个是PM2.5控制浓度,一个是重污染天数,我们明确要求地方必须坚决防止为了完成目标任务采取先停再说、一律关停等敷衍应对、临时性措施。”吴险峰说道。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22中日韩名记者对于话会妨碍
- 志下智能王88款让斲丧者需供不再同心开力—万维家电网
- 北京好的空调助力2016年中国棒球联赛—万维家电网
- 统帅联华为HiLink零星共建智慧家庭去世态系统—万维家电网
- 晨陈将核武力政策写进宪法
- “体验为王”时期:为志下“齐仄易远体验用意”欢呼—万维家电网
- 志逾越逾越齐仄易远体验用意策略:引收空调业品量战—万维家电网
- 2017:卡萨帝真现下端智能空调止业趋向引收—万维家电网
- 中国海军“战争圆船”号医院船竣事拜候东帝汶动身借国
- 家电娱乐营销,好的空调玩出新姿态!—万维家电网
- “单节”小大趴正在即 志下工匠小大师细品“挨头阵”—万维家电网
- 德国TüV背海我宣告空调业仅有“好用”认证—万维家电网
- 社交部:好化精血汗挨压中国芯片财富
- 科龙空调国庆开撩,“静尤物”挨头阵—万维家电网
- 海我空调热年仍贯勾通接第一 靠是甚么独门秘诀?—万维家电网
- 海我将宣告齐新处使命势用户战处事兵皆受益—万维家电网
- 中圆吸吁列国践止真正在的多边主义
- 海我智能自净净空调仅有获评亚洲量量坐异奖—万维家电网
- 论:“自净净”空调热炒市场那面“事”—万维家电网
- 志下智能王88款让斲丧者需供不再同心开力—万维家电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贾康:金融立异要反垄断 深化金融范畴变革势在必行|华夏组织投资者年会
- 绿色金融盘活企业碳资产:多地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落地
- 如何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专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绿色化和智能化
- 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出单 绿色金融保险迈出重要一步
- 上半年四大养猪企业净利润一正三负,股价腰斩,负债合计超2700亿元
- 出产记载造假、未批先建等问题凸显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770家企业遭生态环境部批判
- 由盈转亏!董监高称年报不保真 皖通科技陷入财务造假疑云
- 工业园区的低碳“赛道”:多地争建“零碳”试点,示范园区将率先实现碳达峰
- 9月后不符合规定的要停发?农村养老金发放要调整了,待遇水平将全面提升
- 千亿潮玩市场崛起背后: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380亿,助力传统文化破圈
- 进口量逐月下降,价格开端回调,处在前史高位的铁矿石还能“张狂”多久?
- 环境监管“牙齿锋利”:“十三五”期间环境罚款增长3.1倍,今年将开展四项专项执法活动
- 数字经济是未来10年经济增长的动力,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市场
- 本土原创潮玩IP不断崛起 TOP TOY助力构建中国潮玩产业链一体化平台
- 一个能够让一切企业参加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交易所,年内将在海南落地
- 十年稀有强沙尘暴来袭!北京再现“下土天”,撤销航班37次
- 统计局:大宗商品上涨抑制制造业投资,经济向好但风险仍需警惕
- 各路人马和资金奔赴,还被外交部向全球推介:英豪的城市武汉潜力有多大?
- 碳金融即将步入“快车道” 专家:防止碳金融衍生品出现投机因素
- 受大盘及半年报影响,环保板块64只个股下跌,新股正和生态逆势上涨超70% 「环保周评榜」
- 中国经济处于“稳增长压力较小窗口期”,专家建议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灵活调整
- 没有必要惧怕金融敞开!方星海:有手法防备外资大进大出形成股市的不稳定
- 疫情影响减退,客流逐步恢复,京沪高铁上半年净利增长逾四倍!
- 新能源发展迎来利好:两部门发文支持配套送出工程,有效缓解并网消纳压力
- 盐湖提锂概念再爆发!久吾高科上涨逾11%,碧水源定增获批「环保周评榜」
- PMI飘红背后:小型企业不敢接单,警惕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 天津二次告别“高考移民”
- 14582万吨!全国夏粮“18连丰”,单产水平连续3年增长
- 百亿临期食品市场站上风口:资本入场“跑马圈地”,上半年多家企业获融资
- 大宗产品提价冲击波:多种类应战最高价,压力向中下游传导
- 国企“触电”正当时:《国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发布,未来5年将引领电商发展?
- 直击河南暴雨:洪灾已造成郑州市区12人死亡,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Ⅰ级
- “史上最强版”人才新政发布 镇江真金白银揽凤入巢
- 郑州暴雨24小时:瘫痪的地铁,丢失的网络和有家难回的人
- 铁路市场化改革再提速:一个月内两家企业上市,下一个是谁?
- 环保税开征三周年之后:低标排放累计减税102.6亿,多地空气质量好转
- 三孩政策“来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拟删除不适应规定,社会抚养费将退出历史舞台
- 暴雨袭击湖北:随州柳林镇被淹,深处水淹及牛脖子,多方赴灾区开展救援
- “双碳”下环保板块继续跑赢大盘:63只个股上涨,玉禾田等三只股上涨超10%「环保周评榜」
- 环保板块强势跑赢大盘,板块内10股涨停,*ST节能六天五板「环保周评榜」
- 中国经济“冷艳”开门红:专家猜测一季度GDP同比上涨或达20%
- 4月发改委审批固投项目873亿元 二季度稳投资持续发力
- “洛阳纸贵”再次上演!多地发布限电令,龙头纸企纷纷减产
- 直击郑州地铁五号线现场:进水口已被拦上,倒塌墙体正在抢修
- 布局智能化检测,京沪高铁开创多项“国内首次”
- 又一片新蓝海来了!今年前八月旧衣物出口量增长超100%,一件纱料连衣裙出口到非洲卖7美元
- 4月CPI环比微降:猪肉价格连降15周,年内通胀压力可控
- 比去年增加一倍!黑龙江玉米补贴再次上调,每垧多了450元
- 苏伊士运河被堵死的48小时:323万吨油船停留海上,仍有船只不断往里开
- 一位郑州暴雨亲历者的口述:拿起扫把蹚水救人,我只是做力所能及的事
- 严控趁灾情物价大涨!多地驰援郑州,保障物价稳定
- 暴雨推涨大宗商品价格? 发改委再次强化价格调控,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 上海环交所发布碳排放权交易规则 百万亿碳市场大幕将启
- 鹤壁多村庄被洪水围困:停水断电,农田与养殖场被淹,邻里互助共度难关
- 揭秘主播背后产业链:直播用户规模占全国人口近一半?商务部将对平台进行规范
- “退房令”打响第三枪!再次瞄准央企国企,会影响房价吗?
- 剪刀差扩大!终端价格跑不赢原材料 ,政策组合拳或在三季度起作用
- 厨余垃圾分出率增至20%,北京垃圾分类一年后从“盆景”变成“森林”了吗?
- 实地探访毕业季北京租房:房源少了租房的多了,毕业生集体喊贵!
- 规上工业企业成绩单:前两个月超九成职业盈余,高端制造业赢利增近59倍
- 暴雨致郑州多条路、空交通中断,市区交通正陆续恢复中
- 前7月进出口创10年新高背后:航运价格上涨,增速放缓高顺差延续
- 夏粮今年无需"托市收购"!小麦价格节节高,后市还会上涨吗?
- 8月外贸“满血复活”!圣诞季掘金时刻,有出口企业24小时不停生产
- 业绩变脸!上市以来首亏25亿,“猪王”温氏股份能否扛过猪周期?
- “一箱难求”东山再起!苏伊士运河拥堵致全球交易一周丢失至少60亿美元,中欧班列获益增加
- “两集中”供地火爆引发楼市异动 重庆4月房价涨幅全国居首
- 猪价股价“跌跌不休”!五大猪企三季度预损200亿,机构提前布局下一个周期红利
- “双碳”目标下的青海样本:建设零碳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量达44%
- 全国碳交易市场冲刺时刻!为何电力行业是突破口?
- “3060”格局下的新经济版图:上半年经济亮点频现,双碳目标倒逼结构改革
- 京沪高铁这十年:带动沿线经济大幅增长,蹚出铁路改革新路径
- 北京 "两区"建设一周年:率先实施34项首创性政策,开展公司型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试点
- 中国美妆进入万亿“新黄金时代” 谁是高端美妆零售“破局者”?
- 被低估的环保板块修复行情继续:多股触及涨停,新股超越科技上市当日涨幅118.72%「环保周评榜」
- “保供稳价”政策初步见效,6月CPI、PPI双降
- 薇娅李佳琦们注意!七部门联合发文规范直播带货,头部平台面临重点监管
- 养老金迎来“17连涨”! 2021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4.5%,1.2亿人将获益
- 2025年数据市场规模或达1700亿,推进数字产业规范化迫在眉睫
- CPI、PPI剪刀差背后:原材料涨价未蔓延至消费端,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